弱電工程技術是一項日新月異的技術,是一項飛速發展的技術。弱電工程技術中沒有完美的事物,只有更好的技術。電子配線架技術到現在也只有短短二年時間,在技術上、工藝上一定存在著漏洞和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掃描儀就牽涉到掃描速度,系統穩定性等因素。但是,一項技術只有被實踐,才會有改進和再發展的機會。網絡技術不是紙上談兵的技術,是實際工作的技術。希望電子配線架能成為弱電工程技術中一項成果,改進網絡管理人員的管理概念、管理效率和管理方法。
什么是弱電?36v以下的稱安全電壓,即為弱電。
建筑中的弱電主要有兩類:智能化系統為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安全防范系統、通訊網絡系統、信息網絡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等系統,以集中監視、控制和管理為目的構成的綜合系統;
家庭內各種數據采集、控制、管理及通訊的控制或網絡系統等線路,則稱為智能化線路(也就是家庭裝修中所說的弱電)。
弱電工程中,有幾個塊大項目,智能化住宅小區的主要功能:
1、家庭安全系統:
(1)、防盜竊;
(2)、防火災、煤氣泄漏;
(3)、緊急求救;
(4)、防破壞自動報警;
(5)、家庭安全狀態遠程監視、查詢;
(6)、可視對講系統。
2、家庭(設備)自動化:
(1)、能源消耗(水、電、煤氣和供熱)數據自動采集處理;
(2)、家用設備程控、遙控和自動控制;
(3)、家庭辦公自動化。
3、家庭通訊系統:
(1)、電話、傳真、可視電話;
(2)、園區局域網(Intranet)和國際互聯網(Internet);
(3)、電子郵件(E-mail);
(4)、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5)、有線電視、寬帶數字綜合CATV網(HFC)。
4、 市場準入問題
我國的設計單位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經營管理不夠靈活,與國外相比在掌握世界先進技術方面存在差距,因此國內智能建筑的設計市場大部分被國外的設計單位和集成商所占領,加上所選用的智能化產品有90%以上是國外產品,使得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長期受到國外的制約,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國外的智能化產品五花八門,各種標準也不統一,一些生產廠商并不愿意把通訊格式和通訊協議公開,即使公開,其開放的程度、內容也往往受到諸多限制。此外,部分設備不能達到或滿足國內有關消防和保安等方面的要求。更嚴重的是,目前并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來阻止不符合要求的產品進入國內市場。
5、 設計人才匱乏
具有計算機、通信、電氣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又具有豐富的設計經驗與技巧和對新技術敏銳前瞻能力的設計師匱乏;一些弱電設計者閉門造車,嚴重脫離實際和用戶需要,一味地追求高標準、高檔次,設計千篇一律,造成許多弱電工程"后天不足";一些弱電設計者因專業知識缺乏,導致許多集成系統未能實現一體化管理,各子系統相互獨立,自成體系,當發生全局事件時,不會形成系統聯動配合集中解決事件;一些弱電設計者設計的子系統開放性不足,給系統升級和網絡互聯帶來很多困難;一些弱電設計者忽視設備對環境和運行條件的要求,造成設備安裝使用困難,或者是給設備安全留下隱患。
6、建筑分類
智能化系統為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安全防范系統、通訊網絡系統、信息網絡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等系統,以集中監視、控制和管理為目的構成的綜合系統。